走进力星激光:国产激光切割机赢战万瓦市场
亦日益成为金属加工的标配。然而,市场之间的竞争的加剧也导致同质化愈演愈烈。在此困局下,力星
近期,力星激光万瓦超高功率激光切割机巨献不断,迎来爆单局面,证明了力星激光的万瓦实力与交付能力!一度成为全世界制造圈,特别是钢结构加工行业关注的一大焦点。
2017年大功率(6000-15000W)金属激光切割机高端机型研发成功并投放市场,2021年30000瓦高端大幅面光纤激光切割机交付,2022年40000瓦超高功率金属光纤激光切割机新品全球先发……力星激光在产品升级、技术优化和价值升级的征程上不断刷新着纪录,一路领先!
据悉,力星激光从2016年就开始了万瓦级激光切割应用的探索,并且研发了一些结构上的应用,包括床身设计、激光光路的整改。到2017年上半年的3-5月份,万瓦产品终于实现商业化落地并顺利斩获大客户。如今在3万-4万瓦激光设备方面,力星激光也已成竹在胸、不断打开局面,时至今日,全球布局万瓦设备超过600台!
在不断升级的过程中,力星激光也曾遭遇一系列棘手的问题,热透镜烧焦就是一个关键的方面——光学镜片方面的工艺限制,成为了横亘在产品功率升级面前的“拦路虎”。幸而在万瓦的温漂补偿上面,力星激光搭建了原始的数据库,并凭借长期积累的实际应用获得了客户的认可。如今,其4万瓦设备在国内、国外均已顺利斩获订单。
过去一年,激光切割设备市场受疫情影响尤其严重,而这也成为了一大压力源。由于国内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,一些小厂为求生存甚至不惜倾销和亏本甩卖,价格之低堪用“泪流满面”来形容。市场考验异常残酷的情况下,力星激光以其对一线品质始终如一的坚持,保证了切割工艺的精度和稳定能力。价格战压力当前,力星还果断采取举措,包括改进管理运营、提高生产效率、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等,以此来实现了高效灵活的内部调整。
除了大方向的调整之外,对产品质量的苛求也成为其打破竞争格局的利器。公司具备标准化的生产车间,形成了高于行业标准的139道检验工序,每道工序的每一个细节都一定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和测试,从原材料到成品都严格把关,以确保高品质产品的输出。
技术研发方面,力星激光从满足计算机显示终端的实际的需求出发,来保证了其理念上的先进性。创建超200人的研发技术团队,在结构设计、电气设计、激光工艺、产品测试等方面持续探索、精进,产学研上不断突破。相对于市场上的同类型产品,力星激光技术团队再研发方面取得的科创成果更具前瞻性,如:2017年,首创中空床身,规避激光对床身产生的热影响,2020年,首创双床结构设计,解决超高功率激光照射对床身产生热影响,同步规避超大负载对床身造成形变... ...
服务方面,力星激光打造五星售后服务,坚持充分实现用户需求,提升附加值。除了提供7×24小时迅速响应之外,在全球布局配件仓,提供设备咨询、方案沟通、签约合作、工艺培训等一条龙全方位服务。
在国内市场日益饱和的情况下,除了打磨自身核心“内功”,海外市场亦成为力星激光的一大关键突破口。
目前,力星激光超高功率激光切割机已在全球遍地开花,其中,在意大利、韩国、德国、巴西等海外国家和地区尤其畅销。据力星激光首席技术官尹怀化透露,海外营收目前在集团收入中占比已达到45%。
近年来,随着国内与国外设备之间的实力差距逐渐缩小甚至抹平,用户端对国产和进口产品的认知情况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。对于国内外市场需求与关注点的差异,力星激光首席技术官尹工以个别市场为例,围绕价格和价值两个方面做了分析探讨。
尹工表示,国产激光器发展的速度远超想象,无论是中低功率还是万瓦设备,初步数据分析来看80%以上都已实现国产。与此同时,在外贸方面,进口品牌和国产品牌依然存在一些差异,特别是在稳定性光衰、光电转化效率方面。但值得肯定的是,国产激光器已能满足国内终端用户的大部分使用需求,甚至在海外市场也收获了不错的反响。而跟着时间的推移,国产设备和进口一线品牌的差距将进一步缩小,除了在高端、特殊应用领域尚且无法替代之外,绝大部分预计都能实现国产替代。
今年以来虽疫情的影响得到逐步缓解,压制已久的消费力被充分释放,整个切割与加工市场的消费预计将迎来新的“高峰”。2022年,力星激光推进了4万瓦产品、三维五轴超大口径/超长型坡口切管机等设备的应用商业落地,顺应市场迸发出新的活力,力星激光将持续在研发方面下苦功,进一步推进研发上的创新,目紧锣密鼓地研发生产应对持续变化的市场新品。
对于新能源、储能等热门领域的新赛道,力星激光也进行了多年的储备与沉淀。早在2016年,力星激光就开始布局新能源自动化激光加工设施这一板块,如今随着动力电池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被推上风口,力星激光乘势而上,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持续发力。尹工提到,超快激光、很多材料的切割应用,以及热成型钢切割设备、新能源汽车、三维五轴切割机等也将成为颇具潜力的细分市场窗口,也是未来力星激光重点攻关的方向。